南京大学关于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文科各相关单位: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站已发布公告。我校将组织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标单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招标对象
投标要以我校名义进行,多单位联合投标须确定一个责任单位。鼓励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开展研究。
三、招标工作总的要求
文科各相关单位: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站已发布公告。我校将组织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标单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招标对象
投标要以我校名义进行,多单位联合投标须确定一个责任单位。鼓励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开展研究。
三、招标工作总的要求
各院系、各单位: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现将我校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度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指南研究方向、申报范围、立项种类、资助额度、申报条件、申报要求、评审方法、所需材料等均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关公告要求执行。申报者需认真领会《公告》和《课题指南》的精神。
文科各相关单位:
经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2017年省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专项面向全省社科界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科各院系和有关单位: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工作总的要求
文科各相关单位:
为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多出优秀成果,省社科规划办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启动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请各单位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做好2017年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省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与其他类别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具有同等学术地位。
二、项目申报
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由我处集中申报。
三、资助范围
文科各院系及相关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专题研究项目,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范围
1.选题要紧密结合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围绕十九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总结的重大历史经验、提出的重大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工作举措等,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我省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开展研究,推出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科各相关单位:
现江苏省规划办组织申报2017年度省社科基金系列专项课题,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目的。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两聚一高”新实践,围绕“1+3”功能区战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意识形态与舆情分析等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呼应国家和地方决策咨询的现实需求,切实发挥社科基金的决策咨询功能和导向作用。
文科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全国哲学社会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专项,组织社科界、智库届加强相关研究,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国家治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们党更好治国理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持。
文科各院系和有关单位:
??????? 根据教社科司函〔2017〕149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017年度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院系、单位认真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老师积极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
? ? ? ?? 2017年度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1)重大项目是指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望取得重大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20万元;(2)一般项目是指具有显著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10万元。
二、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
各院系和相关单位:
近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始受理 2017 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该项目一年评审一次。现将我校组织申报的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宗旨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别之一,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增进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学术,增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基本要求